张鸣远
1945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69年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本科毕业,198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85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和美国Drexel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留校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2011年3月退休。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全国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专业组成员。
张鸣远长期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流体力学教学工作,年平均授课在100学时左右。他主张教师应静下心,全身心投入作好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他一直致力于流体力学课程建设,主张教材应不断更新,以反映科学和技术进步,以及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和新动向。1985年他与景思睿教授合编的本科生流体力学教材至今仍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2006年张鸣远主编的《高等工程流体力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他修订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又分别于2010和2012年相继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高等工程流体力学》一书被多所高等院校选用,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
张鸣远的科研兴趣和领域涉及动力工程,气液两相流动和传热,非牛顿流体流动等。曾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国家教委基金,以及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指导研究生二十余人,均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国家,教育部和前国家教委科技奖多项。他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包括螺旋管和U 型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动,气膜冷却和激波管实验技术,气(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研究,非牛顿流体沸腾换热研究,气液两相流局部参数测量和3-D紊流结构测量研究,水平螺旋管内临界热通量研究等。与卢秉恒院士在农业节水灌溉项目中合作,提出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滴灌头迷宫式通道设计概念,该项目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开展了一种轴流式血液泵的流动特性研究,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证实,在高转速条件下相同流量时粘弹性流体的扬程会显著高于相应牛顿流体的相应扬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此现象应归因于粘弹性流体的紊流耗散率和雷诺应力均低于牛顿流体的相应数值。工业界和研究所通常采用牛顿流体进行血液泵的测试和设计,这往往会低估血液泵的扬程。此研究已在国外权威期刊发表文章多篇,引起业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