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厚钰——怅寥廓,上下求索,一片丹心报家国
    2016-03-09 16:18:00 来源:西安交大校庆 浏览:


怅寥廓,上下求索,一片丹心报家国

——访西安交通大学吴厚钰教授

邢林庄

夕阳西下,胭脂坡上,与吴老的第一次相见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傍晚,老先生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思维敏捷,中气充沛,夕阳的余晖洒在吴老师身上,辉映着一代老交大人峥嵘的岁月。

吴厚钰教授,广东普宁人。火车头上挂着“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6年,吴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乘车西迁,后参与创建西安交通大学涡轮系。先生一生著述颇丰,成果斐然,作为涡轮系强度与振动方向的奠基人之一,为西安交通大学涡轮系的生根发芽以至枝繁叶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垂范后世,万古流芳。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无限风光在险峰

青丝之间,已生华发。回首往事,吴老师谈及自己一生的成就,“其实也就做了一些小事。”就是吴老口中的“一些小事”,奠定了吴厚钰教授在我国叶轮机械强度校核、计算及汽轮机叶根、轮缘设计领域的权威地位,彪炳千古,厥功至伟。

“那时候好像还没开始改革开放,我在复旦大学数学系听了一次讲有限元分析的课,应该是国内第一次,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可以用在咱们汽轮机上,顿时觉得激动万分,当时也没觉得有限元会像现在这么火。”最美不过初见,就是这样机缘巧合,风云际会,吴老师燃起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火焰。从此开始,吴厚钰教授首次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引入汽轮机强度计算领域,并在这一领域投入了毕生的心血。

有限元分析离不开计算机,可在那个时代,计算机水平的落后使得在当时运用有限元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注定是一条充满了坎坷的道路。“那个时候哪里有微机和现成的软件,都是两位数的机器语言,连输入数据用的纸带都得我们自己打孔。”聊到那个时候做学术时的困难种种,吴老师骄傲的神色。“应该说,咱们学校,那个时候在国内搞这个的里面,应该是数这个的。”一边说一边伸出了大拇指,抚掌而笑。科研之路,被苫蒙荆,吴老师一路走来,走得艰辛,走得坚定。

“后来孟老师(即孟庆集教授)和我跟法国人谈判,我的这个东西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当时给国家挽回了670余万法郎的损失,《人民日报》也报道了这件事情。”1980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孟庆集教授与吴厚钰教授的先进事迹,并发表了名为“有真才实学才能建设四化”的社论。随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作出批示:“要破格提拔像这样的优秀人才。”至此,中国知识分子的待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吴厚钰老教授就是这样,在科学的道路上锐意进取,不断攀登,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丹心热血沃新芽

“这本书我从74年开始,前前后后写了三年,第一版还是咱们交大印刷厂出的。”吴老师口中的这本教材,名叫《透平零件结构和强度计算》,40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依然是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的必修教材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了写这本书还是花了点心思和时间的,你比方说有限元分析是1973年才开始有的,当时我也给加上去了;为了把原理讲清楚,还自学了弹性力学等课程,所以这本教材即便放到现在也是比较好的。”对于编写教材时遇到的困难,吴教授不愿多谈,反倒是一直静静地陪在吴厚钰教授身边的老伴儿在一旁笑着答道:“七六年大地震的时候,他在我们家那个缝纫机桌子上写书,我就在一边找了个酒瓶子,倒着放,瓶子一倒,我拉着我老伴儿就往楼下跑。”谈起两人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二老相视一笑,十指紧扣。一杯清茶,一盏孤灯,在那样一个艰难的岁月里,吴厚钰教授呕心沥血,锲而不舍,以凌云之志,抄如椽大笔,刻入木三分之皇皇巨著。

“后来有的学校打电话来,说想用一用我的书,和我谈一谈版权的问题,我就告诉他们,版权什么的我早就不要啦,拿去给学生们复印吧,学生们也没什么钱,能省一点是一点。”育人才,茹苦含辛不辞辛劳,传知识,宁静致远忘怀得失。就是这样,吴厚钰教授身在岗位任劳任怨,忠恕任事,退休后,老骥伏枥,提携后进。

一代人,一代梦,看着坐在对面的我们,满怀期盼,希冀我们可以完成他未竟的梦。

东隅已逝,美意延年,白首存青云之志

谈起初到西安时的学习与生活,吴老师一脸的怀恋:“那个时候周总理给了咱们交大很大的帮助,吃饭不要钱,而且吃得非常好,学费什么的更不用说了,这样我们就没别的想法,就安安心心搞研究,当时也是存着报效国家的想法。”就是这样一位纯粹的科学家,在一个物质生活不甚优渥的环境中,醉心学术,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地耕耘在自己希望的田野上。“那个时候交大的风气就是这样,大家也不在乎什么得失,就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也都是这样的人。”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在这样的一个傍晚,我们与吴老师相谈在这胭脂坡上,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那个时候也确实是非常非常苦的,孩子们老问我:‘爸爸,爸爸,我们怎么老是捡别人的衣服啊?’,不过我们心理上倒是没什么压力,每天也会去跑跑步什么的,也是靠着这样一副好身板,不管多苦也都坚持下来了。”年过八旬,吴老师身体依旧健朗,自从他六十八岁的时候从交大老年篮球队“退役”,多年来一直坚持下午来到体育场散散步,打打太极拳。“不是我吹牛,你们现在有些小孩子身体都没我好!”吴老师拍着我们的肩膀,力道十足。经历了人间无数的沧桑,老来仍能如这般从心所欲,无不如意,想来让人不禁觉得无比宽慰。

“你们年轻人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要保重身体,才能回报社会,祝你们未来在科研的道路上攻无不克,生活中充满了幸福与欢乐,也欢迎你们常到家里做客。”送吴老回家的路上,与老先生握手惜别,掌中传来的温度久久未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