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西迁兴国志,意诚教学育人心
“很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但是我希望大家把我忘记。”
很难想象这是徐通模校长在采访中的第一句话。六十载风雨兼程,徐通模校长也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变作德高望重的耄耋老者;一甲子光阴荏苒,西安交通大学从以机电为主的工科院校完成向一流综合型大学的华丽转身。再回首,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全留有他一生耕耘的印记,但他说,相对于自己,人们更应该记住的是交大一路走来的艰辛历史,与在这段历史中磨砺出来的交大精神。
一种精神——“强国、强种”
十九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人民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这个时候,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成立,而它秉持的精神被徐通模总结为“强国、强种”,这也是孙中山先生于1923年在交大校报上的题字。
三十年代末,在日本侵略战争期间,交大被迫第一次西迁,迁到陪都重庆。当时的重庆九龙坡,只有几间小平房、小草房,而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交大依然坚持着“强国、强种”的宗旨为国培育治国良才。抗战胜利后,交大迁回上海,在后来的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学生自发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的活动。解放以后,普遍流传着一种观点——“北有清华,南有交大”,这种对交大的认同即是“强国、强种”精神沉淀下来的结果。回首交大一路走来的曲折历程,徐通模校长感慨良多。
解放后,根据党和国家的布局,交通大学第二次内迁至西安,这次内迁就到了现在。从1956年起,西安交大走过了艰辛创业,艰苦奋斗的六十年。徐通模回忆道:“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许多。1956年中央向全国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当时,所谓的强国、强种,就是要向科学进军,攀科学的高峰。经过文化大革命动荡的十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大家又进一步投身到科学研究与攻坚中,用科学来强国、科学来建国、科学来育人。90年代,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中国要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更加广泛调动了学子的积极性,当然也包括了西安交通大学。进入21世纪,党中央有提出‘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进一步促使各族人民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当中。”
“所以这样走过来的一段历史,我希望我们所有交大人都不要忘记。”徐通模校长郑重地说到。“我们每一个交大人要使自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优良种子,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而奋斗,要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交大用之不竭的动力。”
两点建议——“追随国家、乐观奋斗”
1956年,徐通模校长高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作为新生,他知道交通大学要西迁,但却不知道一入学就要来到西安。入校时说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带头,到西部最困难最需要交大的地方去,但最后却决定改为一二年级的学生先搬。就这样,他和他的同学们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安,开启了一段艰苦却光辉的峥嵘岁月,度过了与交大一同成长的六十年。如今回忆,用徐校长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义无反顾”。
当时迁校的时间异常紧迫,从决定西迁到第二年正式开学只有15个月的时间。15个月,要把一所大学建立起来非常困难,更何况当时的交通运输并不如今天这么便利,从上海到西安要走六十多个小时。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彭康校长带领有关干部和老师,从选址开始,毅然决然地响应国家号召,一步步地完成了建校的工作。回忆到这儿时,徐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听从国家的召唤、跟中央保持一致、义无返顾的离开繁华的上海,这种精神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要时刻与国家保持一致,义无反顾。”这是徐校长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给予我们的第一点建议。
同是1956年,徐通模校长辗转从重庆来到西安,沿途坎坷,除了重庆到成都的一段走的成渝铁路,大部分的路程需要自己带着行李搭乘卡车。这一段路,他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由于建校时间紧张,开学时,学校只建了几座教学楼、几栋宿舍,其他全是荒地。由南方来到北方,徐通模从没经过这么冷的冬天,从没见过下雪。“一下雪,校园里一片雪白,而在雪白的地上又有一片乌黑,那就是乌鸦。”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开始了求学之路。“当时每天在教室里都会听见外面施工打夯的声音,出了教室门,到处都是烂泥、烂棺材板和死人的头发、骨头”,徐校长笑着为我们描述出当时的环境。“当时环境是很艰苦的,但是大家精神是抖擞的,学校师生的情绪都非常高涨。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当保持一个高昂的情绪,困难是永远也难不倒我们的,这一点也是希望大家要记住的。”
“要时刻记得乐观奋斗,一往无前。”这是徐校长给予我们的第二点建议。
两个印象——“重视教学、以人为本”
“我觉得最不能忘记的是,交通大学重视教学,重视人的培养的传统。”
谈起教学,徐校长要说的话很多:“教学的过程,对教师来讲,是非常严格的。讲课的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的挑选,而不是像现在博士生一毕业就可以上讲台,没那么容易。在我们那个年代,想要在教室面对学生讲课,对教师来讲也是要爬一座山的。”徐校长认为这种教师的培养程序是重要的,不能省略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人品、身体。我们所说的教研室,就是教学研究室,对培养人的课程进行研究。教师上大课,必须要经过听课、答疑、上习题课等过程才行的。这个过程起码能交给老师一个道理,就是循序渐进、逐渐爬坡。”
他认为,所谓人才,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才无德者,社会之害也,社会不欢迎也不需要这样的人。其次还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高端的研究水平,敏锐的思维、开拓的思路,这些在科研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就是要懂得感恩,懂得回馈社会,回馈国家。他还经常教育学子,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要在群体中生存,就要和大家融合在一起。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不倚老卖老。还要勤恳做事,踏实做人,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对于学校发展,他始终确信团结好各方各面的力量是关键——作为教师,其职责不仅限于教书育人,更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学生,勤奋学习是本分,还要注意多方面发展,向人才的方向努力迈进;作为校友,在社会中要践行自己的理想,交给学校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学校制度的建立,徐通模校长认为,首先是要建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新机制,教育创新是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创新教育则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创新。其次,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自主办学模式,没有大学的自主办学,就不可能办出大学的不同特色。第三,要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激活办学活力。他提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大学不仅仅是管理大学,更重要的是要把市场的机制和理念引入办学体制,即学会经营大学。最后,要建立科学公正的21世纪高等教育评估体系面对各式各类的教育评估,教育界不能忽略或消极对待,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规范评估体系要素,或组织专家对各类评估进行评价,建立国家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正是以徐通模为代表的老一辈交大人长达一生的坚守的付出,西安交通大学才从黄土漫天的荒野变作如今“苍松翠柏的校园”。曾有记者在采访中问及“很多人说,交大人有一股劲,一种精神,这是什么造就的?”徐通模校长回忆了西安交大60年的变迁,那些曾经深藏着历史记忆的很多建筑都被拆掉了,但1956年建成的中心教学楼一直还在。他说,“我们坚持不拆,因为这是我们迁校历史的见证。”而且他坚信,正是“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十六个字所概括的西迁精神团结和指引着一代代交大人的努力奋斗,才使得交大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没有倒下也没有退却,不仅保持了学校在学术上、人才培养上、教学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新一代交大人已茁壮成长起来。他们也将继续受到激励和感召,将西迁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永远传递下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路走来,他是一个心系国家的学子,他是一个精勤奉献的教师,他是一个无私实干的校长。谆谆育人心,拳拳爱国情。这就是徐通模教授,数千个夜晚,他来到荒芜的西北却无一丝怨言;几十度春秋,他为交大奉献一生却不求丁点回报。我们相信,从他手里托付的交大,必将蓬勃发展;由他心里流露的精神,必将永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