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历史,终将流传
文/安成
一辈子很短,写成历史可能只续几页,但一辈子也很长,因为有些精神终将流传。翻开尘封多年的档案,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略微发黄的纸张诉说着刘光宗教授那曾经自强、自立的过往以及将心酸沉淀并化为不竭动力的不平凡的岁月。
化茧成蝶
刘光荣教授,1933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的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战乱频仍的年代,人民的生活总是简单而又困苦的,先生的家庭也不能幸免。为了在动荡的时局下维持着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依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只够全家糊口的家庭状况,让年纪轻轻的他从小就晓得父母的不容易,虽然时常受到富裕人家的嘲笑,但他依然能够坦然面对。尽管生活并不如意,尽管年少的他得面对本不属于这个年纪面对的事情,先生还是能够自律自己,尽量使父母少操心。写这些文字是容易的,但真实的生活却往往充满了曲折,当时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孤僻、高傲、倔强的小孩子,即使到了1959年先生写入党自传的时候依然叙写了这段历史。
1938年到1944年,先生于上海私立政平小学读书,六年级时因为经济困难失学在家,帮助父母贩米贩菜,之后转入私立兴中小学毕业。1944年到1947年,先生于上海私立圣谊中学读初中。1947到1950先后在中国中学和格致中学读完高中,之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
读书,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先生也选择了这样的道路。从小目睹了贫穷、动荡的他,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自初中起,他就开始发奋读书,除了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你总能发现并不明亮的屋子里有那么一个幼小的身影,用汗水在一点点的进步着、改变着,生活不曾轻易的给予他幸福,但老天绝对会因为他的自强不息而感动,给予他报偿。
进入了大学,就像是雏鹰刚刚挣脱母亲的庇护,飞向了天空。在短短三年大学毕业之后,因为个人的踏实认真,学习勤奋而被聘为上海交大水力学教研室助教。之后由于交大的西迁,他先后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流体力学教研室的助教、教师、副教授、教授。终于,先生迎来了人生最热情最有力量的一段时期。可能他也不曾想象过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化茧成蝶的那一天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也这么必然,纵然他等待这样的时刻已经二十几年
奋斗的岁月
先生经过了多年的知识积累,对流体力学相关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于1981年被西安交通大学授予副教授职务。他参与编写《流体力学》(江宏俊主编,高教出版社)中的三章内容,独立编写《流体力学原理与计算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并负责《动力工程词典》的流体力学部分编写工作。
先生在教学生涯中,长期承担本科生的“流体力学”教学和研究生“流体力学原理计算与分析基础”的教学任务,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是闷头苦干,而且善于改进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按照国家学校的安排,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并探索对本科生中优秀学生的教育方法,在辛苦的努力下,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有着明显的助力。作为导师,先生结合承担的科研任务培养研究生,使得学生可以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循序渐进的成长。正如交大的许多老教授一样,先生付出心血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的学生,这就是交大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用心教学的同时,先生的科研工作一直没有松懈。曾经承担“增加器及噪声研究”的国家课题,并于1985年完成了“高速二相流引射器计算”,“热分离器原理分析及计算”,“水轮机泥沙与汽蚀对性能和材料的影响”和“蜗壳非轴对称流动分析”等课题任务,是当年的教研室队伍中是承担科研任务最多的教师。另外,先生发表了多篇论文如:离心式扩压器与蜗壳非轴对称流场的计算与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5;压力谐振管的数值计算,应用力学学报,1988;非设计工况下离心式蜗舌对蜗壳流畅影响的计算与分析,应用力学学报,1988;变工况情况下离心式压气机无叶扩压器与蜗壳非轴对称流场的计算与分析,西大交通大学学报,1988.
先生从事流体力学教学几十年,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曾经担任高教部流体力学编委会的编委和交大动力机械工程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因而于1985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先生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写、读、说,用俄语和德语阅读专业和科技相关资料。因为自小喜欢锻炼,所以先生的身体一直很好。因为从小的经历告诉他,只有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不生病、少生病,在干活时可以比别人更能忍受艰苦的环境。
不但在事业方面先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而且先生的家教也是值得称道的。女儿(刘景梅)是西安交通大学涡轮机方向博士研究生,儿子(刘景松)为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目前他们的发展都很好。
明年就是交大建校120周年暨西迁60周年,笔者能有幸参与先生的生平记述,祝先生身体健康,也祝交大更加辉煌!